a16z:去信任不等于去责任,Web3 治理进入责任制时代

加密基金会——即支持区块链网络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曾是推动行业发展的精巧法律路径。但如今,任何发起过网络的创始人都会坦言:加密基金会已成最大发展阻力。在去中心化进程中,它们制造的摩擦远超贡献。随着美国国会新监管框架浮出水面,加密行业迎来罕见契机:摒弃加密基金会模式及其衍生摩擦,以权责明确、规模可期的机制重建生态。下文剖析加密基金会模式的起源与缺陷后,我将论证加密项目如何以常规开发公司替代加密基金会架构,借势新兴监管框架。全文将阐释公司制在资本配置、人才吸纳及市场响应上的优越性——唯有此路径能实现结构性协同、规模增长与实质影响。
2025-07-18 16:57:14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