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ish再闯IPO:手握2万枚比特币,硅谷投资大佬Peter Thiel带头坐镇支持
- 2025-07-21 18:46:35
- 4
又一家加密机构瞄准美国资本市场。近日,Block.one旗下的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在多年前尝试上市未果后,再度重启IPO计划。在美国监管环境日趋明朗以及机构资本加速涌入,Bullish凭借丰厚的早期比特币储备和强大的传统资本支持,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但仍面临营收压力和客户集中度高等困境。
合规和资本加持,历时三年重启上市计划
7月18日,Bullish向美SEC提交了IPO文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定为“BLSH”,尚未确定具体发行股票数量和发行价格区间。此次IPO由多家顶级投行牵头承销,包括摩根大通、杰富瑞金融集团、花旗集团、Cantor Fitzgerald LP、德意志银行及法国兴业银行。SEC授予承销商30天内购买额外股票的选择权。
“我们现在计划进行IPO,因为我们相信数字资产行业正处于下一个增长阶段的起点。我们认为透明度和合规性是Bullish运营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公开资本市场高度契合。我们也相信,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将为我们的业务带来关键的优势:提升与合作伙伴、交易对手和监管机构的信誉;获得更多资本渠道;以及拥有用于战略收购的股权货币。”Farley指出,数字资产行业正处于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场的转折点,而Bullish已具备充足的资源与合规模式迎接这一波机构化浪潮。
其实,这并非Bullish首次冲击资本市场。早在2021年,Bullish成立两个月后即宣布拟通过与Far Peak Acquisition Corp.的SPAC合并上市,估值高达90亿美元,拟发行价格为每股10美元。
彼时,Bullish还通过PIPE融资(公共股权私募投资)募集约9亿美元,其中其中Far Peak贡献6亿美元,剩余3亿美元则来自包括PayPal前CEO Peter Thiel旗下的Thiel Capita和Founders Fund、野村控股、Louis Bacon及Galaxy Digital等重量级传统和加密资本。
Bullish之所以在当时获得高估值,背后是其获得Block.one注资的高额资产支撑,包括投入1亿美元现金,以及16.4万枚比特币(当时价值约97亿美元)和2000万枚EOS代币。然而,由于2022年下半年全球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全球市场风险偏好骤降,加密资产也进入熊市周期,Bullish最终于2022下半年终止SPAC计划。
此番重启IPO,是Bullish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和战略调整。一方面,美国市场监管正在逐步明朗,多家加密机构争相推进上市进程,尤其是Circle上市后大幅上涨的成功案例,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场数字资产领域,比特币、以太坊现货ETF持续吸金,上市公司囤币潮来袭,加速了加密行业的合规与机构化趋势。而Bullish正逐步完成全球合规布局,目前已在开曼群岛、美国、新加坡、直布罗陀、德国与香港等地设立子公司,包括今年初获得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此外,Bullish还获得重量级的传统资本支持,比如重要股东Peter Thiel不仅是硅谷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人之一,其创立的Founders Fund和Thiel Capital也是Bullish最早、最坚定的投资者;而CEO Tom Farley本身则具备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曾曾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总裁主导多个上市项目,也曾担任SPAC平台Far Peak的CEO,熟悉与公开市场对接的完整流程。
巨额亏损难挡雄厚储备,管理层持股超六成
作为EOS的母公司,Block.one曾通过IC0一举筹得42亿美元的惊人数额,至今仍是比特币数量最多的私企公司之一。然而,EOS早已与Block.one分道扬镳,正式更名为Vaulta,宣布转型为Web3银行。而Block.one则聚焦打造合规的加密交易所,目前Bullish的主要业务分为交易所Bullish和加密媒体CoinDesk。
其中,CoinDesk是Bullish在2023年11月从Digital Currency Group (DCG)手中收购,使其间接获得超600万名用户,并在之后推出了CoinDesk Indices、CoinDesk Data和CoinDesk Insights等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赞助、活动门票销售和数据订阅等服务。
而根据最新提交的IPO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 Bullish Exchange累计交易量已超过1.25万亿美元,其中现货交易为重要业务,仅在2024年的日均交易量达14.98亿美元。其中,今年第一季度,Bullish的BTC和ETH的现货交易量分别达到1086亿美元和52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和43%,其自称跻身全球十大主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之列。
然而,文件也指出,Bullish的核心业务板块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客户集中风险,高度依赖大客户(机构做市商、机构套利者与高频交易者),前五大客户就占据现货交易量的69%、交易收入的83%。
不仅如此,从盈利数据看,Bullish近年的财务表现呈明显波动。文件显示,Bullish在2022年净亏损高达42.46亿美元,到2024年仅实现7956万美元的净利润,而在今年Q1已出现净亏损3.4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净收入1.05亿美元形成强烈对比。
尽管业绩承压,Bullish仍保持充沛的流动性。招股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Bullish持有的流动资产价值逾19.62亿美元,包括17.35亿美元比特币、1.44亿美元美元稳定币、2800万美元现金、2200万美元以太坊及3300万美元其他数字资产。其中,Bullish 持有的比特币数量从2022年底的约66720个大幅减少到2025年3月31日的约20960个,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二,目前主要用于无形资产、放贷和其他应收款和投资基金等。总负债约为7亿美元,其中包括客户存款、加密资产负债、融资租赁及递延税项。
股权结构方面,Bullish的控制权高度集中在管理层手中,多名高管共持有超过六成以上的A类普通股和绝大部分股权,包括Block.one首席执行官Brendan Blumer持有36.3%的A类股,有35.5%的股权;Thomas持有超1029万股;CFO David W. Bonanno持股数超367万股;高管Kokuei Yuan持有32.2%的A类股,有31.4%股权。而在持股超过5%的外部机构股东中,重要股东包括:Pu Luo Chung VC Private Ltd.IPO后的股权为12.6%;Alexander See持有8.5%股权;PLC (Bullish Global) Ltd有1.3%股权;Galaxy Digital Ventures拥有1.1%的股权。
总的来说,借助监管窗口的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回暖,Bullish正试图抢夺进入主流市场的通行证。然而,Bullish能否真正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未来仍有不小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