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多元助推Hedera:HBAR如何赢得市场青睐?

  • 2025-07-23 17:07:17
  • 5

在整体加密市场起伏之际,Hedera网络原生代币 HBAR 却逆势爆发:自2024年低点(约 0.043 美元)以来,价格已上涨逾 6 倍,并于2025年7月中旬一度刷新至 0.29 美元的年内高位。截至7月23日,HBAR价格为0.271美元,全流通市值约为135亿美元。

相比其他项目有散户众多的社区,HBAR在加密社区中却显得相对安静,但其却有着强大的机构朋友圈。这轮强劲上涨源自一系列基础面因素,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使用Hedera网络进行资产上链,网络多次关键升级保障性能与可扩展性,DeFi与RWA生态不断丰富并为 HBAR 带来真实需求等。本文将逐一剖析这些“硬实力”因素,以及它们对 HBAR 后市的潜在影响。

庞大的主流金融机构好友圈

2024年下半年以来,Hedera生态获得了众多机构投资者与传统金融巨头的关注。

去年11月20日,英国 FCA 监管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Archax 正式上线了三家全球知名资管公司富环球资产管理(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和英国保险巨头法通保险(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LGIM)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代币。这些代币已在 Hedera Hashgraph 主网上线,并通过 Archax 平台以“实益拥有权代币”(beneficial ownership tokens)的形式代表投资者在相应基金中的持仓,使机构投资者能够在 Hedera 的高吞吐网络上直接买卖传统固定收益产品 。

进入2025年,机构参与热潮继续加温。2025年2月,Hedera基金会宣布投资Archax发行的富达国际美元货币基金的代币(以Archax代币形式代表富达基金持仓),此举紧随该基金在Hedera上链的步伐,并进一步强化了Hedera在机构级资产代币化领域的角色。

而在7月中旬,有多位社区成员在 Hedera 主网上发现了一批名称对应 BlackRock、Fidelity、State Street、abrdn、LGIM 等资管公司货币市场基金的代币。这些代币多由第三方在网络上创建,目前尚未得到任何一家机构的官方确认,也未见官方公告或主流加密媒体(如 CoinDesk)报道其在 Hedera 上真实发行。业内普遍认为,这些“新代币”更多是市场对 Archax 等平台潜在产品的猜测,尚处于传闻阶段。

此外,链上数据显示,大户资金持续看多HBAR。根据分析机构Hedera Watch统计,从2024年10月以来持有100万~1000万HBAR的巨鲸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高达千万级别持仓的钱包也表现出越来越坚定的增持趋势。这一现象表明,大额投资者对HBAR的长期前景保持信心,也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撑。

周期性技术迭代与协议升级

在技术支持方面,为适应不断扩大的应用需求,Hedera网络持续通过周期性升级来增强性能和功能。例如,2025年6月25日Hedera完成了v0.62主网升级,7月23日又升级到v0.63版。这些升级专注于系统内核和运维改进,而不改变HBAR的核心经济模型。

以7月的v0.63为例,该版本新增了企业级功能:系统命令支持非零分片ID和域ID(增强分区部署灵活性)、添加费用配置节流机制(限制管理员费用变更速度)、优化了MerkleDB存储系统(提高存储效率、加快节点同步)。这些改进旨在提升网络的弹性和吞吐量,为大规模商业部署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Hedera发布了工具和SDK更新(如新的命令行工具 yahcli 支持自定义网络分片操作),使开发者能够在更丰富的网络拓扑中部署应用。通过这些例行升级,Hedera能够以较低的停机成本(40分钟左右)定期增强性能,保证生态应用在增长过程中保持稳定运行。

此外,Hedera 在 2024年9月 已将全部协议和服务端源码捐赠给 Linux 基金会项目 Hiero,实现了从共识节点到 SDK、服务层的全链路开源治理。这一举措大幅增强了项目的透明度和社区参与度,此后所有核心组件的迭代和升级日志均可在 GitHub hashgraph/hedera-protobufs 和 hedera-docs 仓库中查阅。

整体来看,Hedera的技术迭代遵循“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的路线图。每次升级均意在提升了网络承载能力,并使开发者可用的特性日益完善。例如,在7月升级后,机构级用户可以利用更加灵活的分片架构和费率管理,以及更快的账本同步,从而提高业务部署效率。正是这些稳定而渐进的技术进展,为生态应用落地和价值转化提供了底层保障,为HBAR的实际需求创造了支撑条件,进而对价格形成潜在利好。

治理结构与生态支持

2025年5月,Hedera生态迎来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与品牌更新:HBAR基金会正式更名为Hedera基金会(Hedera Foundation),Hedera管理委员会更名为Hedera理事会(Hedera Council),二者在新品牌下保持各自独立运作。这一变革旨在让各方更清楚地理解组织职能,并统一“Hedera”品牌。

Hedera 理事会由三十多家全球领先的组织共同组成,涵盖科技、航空、通信、金融等多个行业,确保网络治理的多元与平衡。部分代表性成员包括Google、IBM、BitGo、德国电信、LG 、Nomura(野村控股)等。理事会成员均享有平等投票权、任期限制和公开的提名流程,确保无人能够垄断决策。这种多行业、跨地域的治理模型,为 Hedera 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合规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其“企业级公链”定位奠定了基础。

根据官方声明,Hedera基金会的新任CEO Charles Adkins将重点推动DeFi 和社区创新,并继续支持机构采用和代币化发展。基金会明确将DeFi生态作为优先发展方向——2025年将启动更多生态集成项目和DeFi工具,帮助开发者与用户更易管理数字资产。与此同时,Hedera理事会在新任理事长领导下继续专注于网络安全与合规治理,确保网络的健壮性和去中心化。

这一治理变革有助于更好地扶持生态发展。基金会通过细分金融科技、安全、可持续性等不同领域的专门基金,为开发者提供资金和资源。而理事会则汇聚百余家全球领先机构,不断进行网络升级和政策制定。此外,基金会与理事会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增强了Hedera社区的凝聚力和发展方向的清晰度。这种Hedera一体品牌策略以及领导层的新定位,使得生态建设更具条理性,既支持了新项目孵化,又为长期的生态发展提供了制度化保障。

稳定币、RWA与消费应用或为持续增长引擎

与机构采用和技术升级并行,Hedera生态的DeFi和应用场景近年来也出现了明显扩张。根据DappRadar报告,2024年12月Hedera链上交易量达到约46.6亿美元,虽然随后随着市场回落而有所调整,但这标志着生态流动性已经进入数十亿美元级别。

Hedera链上的主要交易所应用是基于HBAR网络的去中心化交易所SaucerSwap。截至7月23日,据DefiLlama数据,该交易所近期30天交易量超过2.84,其中近7天的交易量为1.2亿美元。

此外,Hedera生态中还有如Pangolin、HederaSwap等多种DeFi工具和服务例,为用户提供兑换、借贷等功能。而为了吸引更多开发者,Hedera基金会和社区还于今年5月推出了开发者工具“Hedera Contract Builder”,简化智能合约创建流程并支持批量交易,降低开发门槛。

稳定币与RWA应用也是Hedera生态扩展的重要方面。得益于“Stablecoin Studio”等工具的推出,金融机构更容易在Hedera上发行稳定币。目前为止,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韩国Shinhan银行、柬埔寨Cathay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在Hedera上推出美元等稳定币。截至2025年中,Hedera网络上锁定的稳定币总额约为2.125亿美元,其中以USDC为主。稳定币的增长增强了Hedera在跨境支付和清算等领域的吸引力,也意味着更多金融流动性正在进入生态。

在实体资产领域,Hedera也涌现出一些亮眼案例。其中代表性项目为房地产资产代币化平台StegX,其于5月便已在Hedera上将超过1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代币化。与此同时,碳信用平台DOVU也利用Hedera进行碳资产上链,而该平台在5月就代币化了价值约11亿美元的碳信用额。Hedera网络的高TPS和低费用使其适合于大规模资产上链和结算,而其“原生环保”特质也与碳市场需求相契合。这些发展表明,除了金融资产,Hedera正成为碳交易、房地产等各类创新业务的基础设施。

此外,Hedera Foundation 于7月中旬宣布推出 “Hedera To Earn” (HTE)奖励生态,将印尼移动广告平台 Cashtree(2000万+用户)、Mars Labs 元宇宙(200万+用户)和 Berryfox 三大应用统一到同一 Web3 代币经济体系中。用户可通过在 Cashtree 完成任务、在 Mars Labs 参与内容创作和虚拟活动、在 Berryfox 挖矿等方式赚取 HTE 代币,实现跨平台流动和激励。该项目意在以现有大规模用户为基础,快速催化 Hedera 链上活跃度与应用创新 。

综上所述,Hedera在过去一年中依托高吞吐网络和透明治理,吸引了包括State Street、Fidelity和LGIM在内的主流资管机构试点资产代币化;通过一系列稳健的协议升级与开源举措,持续提升网络性能与开发者体验;并在DeFi、稳定币、实体资产通证化及消费级应用(如SaucerSwap、StegX、DOVU和HTE)等多领域形成了互补共进的生态格局。诸多“硬实力”要素累积了HBAR的实际需求,也为其价格表现提供了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级应用的落地,以及链上活跃度与用户留存数据的进一步检验,Hedera能否借此巩固其“企业级公链”定位,以及对HBAR价格的持续影响,仍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