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制度化浪潮:塞勒增持战略引领企业财务革命
- 2025-10-20 20:56:07
- 3
比特币在2025年被机构广泛采用已不再是秘密,而是一场不可忽视的金融革命。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是这一变革的核心推动者,他通过不断积累比特币,将Strategy Inc.(前身为 MicroStrategy)打造成企业财务创新的标杆。
这不仅仅是一次企业的投机性押注,更是对传统资产负债表的战略性颠覆。
塞勒的策略:比特币作为企业财务 2.0
Saylor 的方法清晰而直接:将比特币视为比现金、黄金或房地产更优越的价值储存手段。自 2020 年以来,Strategy 已执行了 82 笔比特币交易,其中包括 2025 年初价值 19.2 亿美元的大规模购入。
即使在市场低迷时期,该公司依然坚持增持。据 Strategy 官方披露,2025 年 10 月下旬,公司再次购入价值 2720 万美元的比特币,尽管随后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塞勒对此表示,这一举动是对抗“96% 的上市公司沦为僵尸企业”的系统性风险,是一种“逢低买入”的长期策略。
数据证明了其策略的成功。据 Cointelegraph 报道,仅在 2025 年第三季度,Strategy 持有的比特币便创造了 38.9 亿美元的未实现收益,在接近零利率的环境下远超传统资产的表现。塞勒认为,比特币“坚不可摧、无形且永生”的特性使其成为抵御通胀和摆脱“数字垄断”的理想工具。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持有比特币,而是重新定义企业财务管理。
涟漪效应:超越 MicroStrategy
塞勒的行动引发了更广泛的制度变革。据 Cointelegraph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共有 172 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较上一季度增长 38%。这些公司总计控制着 102 万枚比特币,总价值达 1170 亿美元。
除美国公司外,日本 Metaplanet 和 Tether 等非美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此外,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比特币的主流化进程。贝莱德旗下的 IBIT 目前管理着 500 亿美元资产,成为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采用并非短期投机行为。机构买家将比特币视为长期价值存储工具。例如,Metaplanet 的比特币优先策略旨在对冲法币贬值,而欧洲和加拿大的企业则利用比特币应对货币不稳定问题。同时,美国的公允价值会计规则允许公司在不出售比特币的情况下确认未实现收益,进一步激励了企业对比特币的积累。
为什么这对投资者很重要
塞勒的增持以及更广泛的机构趋势标志着范式转变的到来。比特币已从一种小众资产演变为战略储备资产。据 Cointelegraph 报道,当前企业持有的比特币占总供应量的 4.87%,流动性减少可能加剧价格波动,但同时也为了解宏观经济状况的投资者创造了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关键点显而易见:比特币的机构化采用正在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比特币纳入核心资产配置,其需求和价格有望持续超越传统资产类别。塞勒价值 730 亿美元的比特币投资组合不仅是企业界的独特案例,更是未来金融体系的一个蓝图。